妙法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法華經者。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其所得功。如向所。眼耳鼻舌身意淨。得大勢。乃徃古昔。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知。明行足。善。世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劫名離衰。國名大成。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爲天人阿脩羅法。爲求聲聞者。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爲求辟支佛者。應十二因法。爲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得大勢。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佗。恆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衆生已。然後滅度。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知。明行足。善。世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最初威音王如來。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見四衆。亦復故徃。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故。四衆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妄授記。如此經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是語時。衆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住。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爲常不輕。是比丘。臨欲終時。於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得如上。眼根淨。耳鼻舌身意根淨。得是六根淨已。更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佗。廣爲人。是法華經。於時上慢四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爲作不輕名者。見其得大力。樂辯力。大善寂力。聞其所。皆信伏隨從。是菩薩。復化千萬億衆。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命終之後。得値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於其法中。是法華經。以是因。復値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於此諸佛法中。受持讀誦。爲諸四衆。此經典故。得是常眼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淨。於四衆中法。心無所畏。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恭敬重讚歎。種諸善根。於後復値。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是經典。功成就。當得作佛。得大勢。於意云何。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若我於世。不受持讀誦此經。爲佗人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先佛所。受持讀誦此經。爲人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勢。彼時四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値佛。不聞法。不見。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常不輕菩薩。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勢。於汝意云何。爾時四衆。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轉者是。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大饒。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書寫是經。爾時世。欲重宣此義。而偈言
去有佛 號威音王 智無量 將一切
天人龍 所共供養 是佛滅後 法欲盡時
有一菩薩 名常不輕 時諸四衆 計著於法
不輕菩薩 徃到其所 而語之言 我不輕汝
汝等行 皆當作佛 諸人聞已 輕毀罵詈
不輕菩薩 能忍受之 其罪畢已 臨命終時
得聞此經 六根力故 壽命
復爲諸人 廣是經 諸著法衆 皆蒙菩薩
化成就 令住佛 不輕命終 値無數佛
是經故 得無量 漸具功 疾成佛
彼時不輕 則我身是 時四部衆 著法之者
聞不輕言 汝當作佛 以是因 値無數佛
此會菩薩 五百之衆 及四部 信士女
今於我前 聽法者是 我於前世 勸是諸人
聽受斯經 第一之法 開示人 令住涅槃
世世受持 如是經典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時乃得聞 是法華經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諸佛世是經 是故行者 於佛滅後
聞如是經 勿生疑惑 應當一心 廣此經
世世値佛 疾成佛